欢迎访问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官网!
首页/ 学员天地 / 学员风采 / 正文

中投公司定点帮扶地区基层干部和公司系统帮扶干部培训班

来源:陕西渭华干部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05 16:02 浏览次数:

申万宏源党委办公室/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帮扶办公室主任助理、基金会秘书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站在2025年中投公司定点帮扶地区基层干部和公司系统帮扶干部培训班的结业式上,我的心情满是不舍与振奋——不舍的是即将与并肩学习的“战友们”离别,振奋的是我们收获满满即将奔赴乡村振兴的新征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培训班全体学员,向中投公司领导特别是党群工作部的有力指导,向各直管企业的全力支持,向陕西渭华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向各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向各位组长的精彩总结和会务组的细致安排,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也向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每一位同学,送上最热烈的祝贺!

这是中投公司系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方式最活泼、收获最深刻的一次帮扶培训。这是传承红色基因、锤炼过硬本领的一次培训,也是汲取奋斗力量、践行时代担当的一次培训。六天前,我们147位战友从六省八县一村汇聚于此,新老帮扶人接续奋斗,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中投帮扶精神薪火相传!六天里,从领导的殷切嘱托到重温入党誓词的庄严,从激昂的红歌朗诵到热烈的交流讨论……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灵活高效的现场安排,有理论深度有实践宽度,既提升了我们的政治站位,更锤炼了专业帮扶能力。尤其是,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期最后一年这个关键节点,这场培训如“及时雨”般让我们深刻领悟: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在汇报三点收获之前,我们先来一起学习,刚刚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昨天通过的十五五规划中有关“三农”的主要内容:简单概括就是三句话,一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三是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这六天,我们在“主题课堂”中,进一步筑牢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与时代使命,明确了“为谁干、干什么”的思想方向。

开班式上,中投公司领导的开班动员讲话,让我们进一步增强落实好帮扶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也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常态化帮扶新阶段容不得半点松懈,必须扛稳责任、精准长效。专题教学第一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更让我们找到了根本遵循——“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站位,让我们深知,乡村振兴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能参与其中,何其有幸。

这六天,我们在“行走课堂”中,进一步学习了“破题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和成功方法,找到了“怎么干、如何兴”的实践答案。从渭华起义教育基地“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到富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从闫家村“因地制宜发展金银花特色产业”的基层实践,到金米村“小木耳撬动大产业”的技术赋能,到袁家村“三产融合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模式创新,再到源田梦工厂的“集六大板块、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城乡融合范本……这些现场教学点,就像一本本“活教材”,向我们展示着乡村振兴的“多元答案”:有的靠“红色资源”转化,有的靠“绿色生态”增值,有的靠“科技创新”提效,有的靠“文化IP”破圈。但它们成功的共同密码是什么?是“党建引领”、是“群众参与”、是“因地制宜”、是“产业富民”是“久久为功”。这些“接地气”的经验,让我们跳出了“纸上谈兵”的局限,学到了实干方法,更看到了落地希望,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乡村振兴没有固定模板,但有不变的内核——那就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这六天,我们在“互动交流”中,进一步凝聚了“并肩作战”的帮扶共识与中投合力,理解了“一起干、同心干”的广阔天地。音乐党课里,我们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河大合唱》《军歌》《国歌》,传承着红色基因;经验交流会上,我们中投公司系统挂职干部分享“驻县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看到了“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的责任担当;诵读十封红色家书时,大家饱含深情、感人至深,获得了精神的洗礼、信仰的坚定与前行的动力;分组讨论时,大家尤其是来自定点帮扶县的基层干部们,围绕“如何以新气象新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畅所欲言——有人说要“抓党建强堡垒”,有人说要“引金融激活水”,有人说要“兴产业富口袋”,有人说要“树新风润民心”……这些思想的碰撞,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是走向“同频共振”的“中投系统帮扶共同体”!

同学们,战友们,六天的培训即将结束,但乡村振兴的“大考”永远在路上。作为中投公司定点帮扶县的基层干部和公司系统的帮扶干部,我们要努力把这次“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干实效”。

一是带着“理论清醒”去干,做“政治坚定的执行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金钥匙”,把十五五规划中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作为“指南针”,坚持党建引领,用政治担当破解难题,推动定点帮扶地区,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产业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二是带着“经验智慧”去干,做“振兴路上的实干家”。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把课堂上学到的“数字乡村”“产业融合”“智慧秦岭”等做法带回去,结合帮扶地区实际,找准“小切口”、做好“大文章”——比如,推广“五化农业”模式、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打造“乡风文明”示范点等,让“培训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三是带着“中投情怀”去干,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坚决贯彻好中投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好闫部长的五点希望,始终把帮扶地区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发挥好金融优势,发挥好各家企业公益基金会平台作用,广泛链接外部资源,用“新办法”解决“真问题”,让中投系统的帮扶工作有力度、有广度、更有温度,让中投系统的帮扶干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最后,期待中投公司今后多给我们创造这样好的学习交流机会,期待与各位帮扶战友再聚一堂,分享乡村振兴路上的新经验、新成果。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始终把红色基因“融”进血脉,把中央指示“装”进头脑,把中投要求“放”在心里,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带着“创”的精神、“干”的劲头、“廉”的本色,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就一定能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更多属于中投公司系统帮扶工作的精彩答卷!



网络编辑:陕西渭华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