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官网!
首页/ 科研成果 / 优秀论文 / 正文

唐任伍: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形式与干部能力提升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4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4-07-26 13:46 浏览次数:

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形式与干部能力提升

唐任伍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具有强大的赋能潜能。在数字化时代,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可以提升劳动者素质、改进生产资料、挖掘劳动对象,从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利用文化的直接赋能、间接赋能和嫁接赋能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创意文化和数字文化,实施“文化+”战略,最终实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能力,提升文化治理能力是关键,这就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明确文化的软实力功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理念,科学定位多元文化治理主体,规范健全文化治理市场秩序,深耕传统文化、熟悉本地文化。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赋能;文化治理;软实力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基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内嵌于国家与民族的血液之中。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赋能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更不能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可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之魂,是竞争软实力、巧实力。加强文化治理,是铸造民族魂、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精气神的关键一招,更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硬实力”,也需要强大的精神“软实力”。文化治理是服务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的“软治理”。因此,作为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治理能力,才能驾驭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一、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文化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同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构成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反作用力和加持力。文化与新质生产力呈现出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包含数字音乐、手机媒体、网络出版、虚拟现实、影视、游戏、动漫、数字创意和设计等在内的体现文化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文化赋能功能,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一是通过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赋能新质生产力,展现文化力量。以体育文化提升劳动者的肌肉力量、灵敏度和感官能力,增强劳动者的体力;以教育与科学提升劳动者的思维能力、文化专业知识、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增强劳动者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劳动者智力水平;文化铸魂,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与红色文化铸造劳动者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劳动者树立高尚的情操,养成优良的品德,从而激发出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二是通过劳动资料的改进赋能新质生产力,展现文化力量。劳动资料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起决定性和标志性作用的是机器、操作系统等生产工具,被称之为“骨骼”和“肌肉”系统,还有被称之为“脉管”系统的生产场所、道路、桥梁等。这些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通过教育、科技、文化的熏陶、加持和改进,更能提升生产效率。

三是通过劳动对象的发掘和改进赋能新质生产力,彰显文化的力量。劳动对象是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如矿藏、森林;另一类是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粮食等。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缺少了它,就不能生产任何产品。生产力是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者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人类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发现自然界许多新的有用物质,或者物质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如石油不仅是燃料,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使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当代新的材料革命和生物工程的兴起,使人类可以选择性能更好的、廉价的劳动对象,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用工程塑料代替某些金属制造许多产品,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采用层压、喷射、挤压等新工艺、新方法,节省加工费用;采用新的陶瓷材料制造发动机,由于它具有耐高温的性能,不必采取降温措施,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再如,单晶硅片的制成,推动了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采用生物遗传工程的方法培养优良物种,将极大地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应用生物技术将为医药工业开辟一个新天地。在世界上某些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更加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材料工业,制造更多更好的人工合成材料。

二、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4]。文化作为软实力,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展形象”的使命,铸魂、化人、兴城、惠民、塑旅的功能,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用“新技术”、注入“新动能”、开辟“新领域”、培育“新人才”、打造“新模式”等方面,文化是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支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底蕴和催化剂。

赋能是一种能量的注入和增强,它使社会经济活动的精神升华、能量提升、品质更高。文化赋能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一种表现,将文化精髓与新质生产力有机融合,增添新质生产力质感、动感和时代感,使得新质生产力更具爆发力。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赋能,一种是间接赋能,另一种就是嫁接赋能。

文化直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加强文化建设,通过生产相应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推动高质量文化产业的发展,诸如发展高质量的电视电影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一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赋能文化产业内容生产模式实现颠覆性变革,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转化、价值实现,催生新质文化生产资料和催化更加多元跨界的文化创新活动,激活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二是通过文化的作用,扩大文化生产资料范围和种类,加速释放文化产业新技术和大数据等要素潜能,促进更多传统文化资源甚至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数字孪生、新材料复刻,实现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质态跃迁。三是通过文化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拓展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形成高价值实现,放大文化产业的价值溢出。

文化间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嵌入文化元素,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力量,端正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以强大的正能量掌握舆论阵地,占有话语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提高领导者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文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以文化聚集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企业家资源等,催化经济的隐性优势变成显性优势,进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文化间接赋能的方式很多,一是大力建设红色文化,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引擎。我国拥有丰富的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它们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土风情相伴而生,是振奋人们精神的“营养剂”,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可知可感的精神动力,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建设红色文化,通过不断地挖掘、传承、创新和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质和精神内涵,提升其赋能能力。二是大力建设绿色文化,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样板。绿色文化作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文化,赋能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文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彰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三是大力建设创意文化,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模式。建设创意文化是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举措。创意文化以科技作杠杆,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不断赋能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如云直播、云娱乐、云演艺、云展览等可视化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互动式、多媒体、全资讯的高质量服务模式,使消费者拥有沉浸式、互动型、交互式的新感受,打造出“网红经济”创意新场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新应用。四是大力建设数字文化,赋能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数字作为数字时代的战略性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成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数字文化不仅赋能经济发展的速率提升,而且赋能媒介生态革命,更会赋能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新技术,为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赋能音乐、电影、艺术品、文学作品等文化内容的存储、传播和消费,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收入来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的嫁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创造新的业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文化+旅游”,使文化和旅游密切结合,形成更富文化韵味的文旅产业,增强了旅游者的文化体验消费,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文化+农业”,增添农业的文化元素,为传统的衣食住行注入文化韵味,穿出文化、吃出文化、住出文化、行出文化,延长衣食住行消费的产业链、价值链,形成消费新亮点,衍生出“舌尖上的中国”“衣着上的中国”“民居中的中国”“行走中的中国”等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业态,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工业”,一方面是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中注入文化元素,传播工业文化,展现工艺之美,使硬邦邦的工业产品除了在技术上进行突破之外,还赋能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历史穿透力、文化震撼力。另一方面就是挖掘工业文明资源,开发工业旅游,让大众与企业、工业产品“零距离”接触,欣赏工业文明产物,在工业旅游过程中体验、感受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思索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在体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激发内心的无限创造力。其他还有“文化+服务”“文化+医疗”等。

直接赋能、间接赋能和嫁接赋能,推动文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从而让文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内在的动能,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同时,文化和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展示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赋能的效应和能量,从而吸引人们对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认同,也为经济繁荣注入全新的文化动力。

三、提升领导干部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治理能力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中与“硬实力”相提并论的“软实力”,有着巨大的赋能潜能。挖掘文化软实力的赋能潜能,关键在于如何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治理能力。

第一,明确文化治理的软实力功能是提升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治理能力的前提。文化治理是提升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最终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6]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文化治理是集理念、数据等要素和制度、机制、技术于一体的治理形式,通过文化规则引导与道德教化熏陶,强调政府与市场协调合作,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互动,以多元主体思维处理公共文化事务,进行公共文化决策,配置文化资源与权力,构建起一种物质与精神平衡发展的社会秩序。[7]

第二,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价值理念是提升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治理能力的关键。人类生存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精神与物质财富,都以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多层次的文化影响、多元化的文化表现为文化治理内容,领导干部确立“道德、信仰”的价值意蕴,成为提升文化治理能力的基础。文化认同是文化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8],文化治理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力量保障,是一项统筹文化发展战略、推进文化发展能力、促进文化价值增生的“软治理”模式,其价值目标在于形成文化认同、建构精神秩序、塑造文化心理、引领文明风尚,让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文化得到弘扬,真正实现文化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9]

第三,科学定位文化治理多元主体角色是提升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治理能力的基础。文化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定位多元主体的功能和角色是关键。政府在文化治理中担负着“主导者”角色,承担着文化治理战略实施的政策制定和制度供给责任,既是这一过程的制度体系提供者,又是这一过程作用发挥的执行者。但政府发挥作用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一家独大”,而是担任文化治理中的“平衡器”、引导者,既不“越位”“失位”,也不“错位”“虚位”,而是在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多元主体的内生动力,高效运行、协同发力、合作共赢,在文化治理中营造规则平等的文化生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文化治理的基础支撑。

第四,规范健全文化治理市场秩序是提升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治理能力的保障。文化治理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科学合理的市场秩序,才能保障文化治理的资源配置优化、市场活力激发、运营效果明显。这就要求必须具有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有效保障各类主体在文化治理场域中具有相同的价值契合,公平地享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红利。同时也要保障文化治理沿着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径,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避免因秩序失当产生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冲突困境,最终实现文化治理秩序的合理性、过程的科学性和成果的有效性。

第五,深耕传统文化、熟悉本地文化是提升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治理能力的支撑。文化是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沃土,也是今天我们提振精神、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牢固根基。作为一个单位或一项事业的领导者,要提升文化治理能力,自身需要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进而提升修养、增长智慧,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如何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工作本领。

提高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治理能力,关键是要增强领导干部文化赋能治理的自觉性。领导干部主政一方,必须熟悉当地文化,以便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资源和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要素结合起来,发挥文化的赋能功能,使文化新质生产力变成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活力、居民文明程度提升的张力,最终活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文化的赋能潜能。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思想发展史”(18ZDA01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7][9]唐任伍.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国家治理,2023(14):30-35.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09,310.

[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401.

[5]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294.

[6]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8.

[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5.

网络编辑:陕西渭华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