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渭华干部学院官网!
首页/ 科研成果 / 优秀论文 / 正文

沈传亮: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2024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4-09-24 13:42 浏览次数:

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

沈传亮

摘要:自1978年底以来,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助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以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等,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保证,使得改革开放行稳致远,取得历史性成就。

关键词: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根本保证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已近半个世纪,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中国共产党通过以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以人民为中心谋划改革、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等,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根本保证,成功领导了改革开放,同时,自身也经受住了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不断发展壮大。

一、以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开放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会产生有效的行动。在领导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

早在1978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2]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回顾新时代非凡历程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在改革使命、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策略、改革动力、改革方法等方面作出系统阐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指导新实践、引领新变革中展现出强大的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党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有如此提法,也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日益成熟定型,为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方法。在理论创新中,我们党特别重视科学方法。为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国企改革,都采取了试点先行、积累经验后再推广的渐进式改革,体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色彩。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特别重视改革方法,形成了以系统观念为核心的改革方法论。一是把握改革内在规律,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二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3]。三是改革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4]。正因坚持了正确的改革开放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才取得重大突破。

二、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错的要改正,对的要坚持,是一种务实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与中共领导人40多年来持续锐意推进改革密切相关。开启中国改革大幕的邓小平,被评价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境界的习近平,被评价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设计师。他们都是亲力亲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改革家。

邓小平率先举起改革大旗。他主持的1975年全面整顿工作,实际上就是一次改革的实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西方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态势、国内民众希望生活尽快好起来的强烈要求,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鲜明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5]当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实现伟大转折。

当改革开放遇到沟沟坎坎,邓小平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比如他在关键时刻讲话为农村改革保驾护航。1979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当农民包产到户的举动遭遇诘难时,邓小平提出,“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6],对此担心影响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不必要的。举办经济特区后,有一些国外的“苍蝇”也趁机飞进来。当有人借机整体质疑经济特区绩效时,邓小平1984年初亲临深圳、珠海调研,他看到了发端于深圳却响遍大江南北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看到了振聋发聩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回京后,他明确提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10月举行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拉开全面改革的大幕。在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推进过程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邓小平强力推动下,中国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领域的改革。

在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鲜明表态支持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人想动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否定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此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鲜明指出,“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变。十三大政治报告是经过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一个字都不能动”[7]。1991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8]。1992年初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时又指出,“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9]。他在88岁高龄之际不辞辛劳,奔走5000多公里,一路走、一路讲,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党中央坚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推动改革开放逐步走向深化。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强调弘扬改革精神,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党的十八大以后第一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来到深圳莲花山上向邓小平铜像献花,借此向全党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0]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1]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12]。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到习近平提出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重要作用的准确定位,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后,全面深化改革压茬推进,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在此基础上,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指出,“事实证明,全面深化改革的路走对了,还要大步走下去”[13]。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都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明确要继续进行深化改革开放。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聚焦改革,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旗帜鲜明谈改革,还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70多次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做到了精心部署、亲力亲为。改革开放没有完成时。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14]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最后部分也发出全党高举改革旗帜的新号召。

正因为40多年来,党的主要领导人旗帜鲜明谈改革、精心部署谋改革、亲力亲为抓改革,中国改革开放才在不断总结经验中走向成功。

三、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主要是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在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大潮中谋划改革开放,精心制定相关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方向是战略问题,关乎党、民族、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中,牢牢把握改革方向,使其服务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15]。所谓根本性问题就是方向问题、战略问题,就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领导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前进。

邓小平鲜明提出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坚持正确方向。在1979年举行的全国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划定底线,指明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鲜明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6]。1987年,党的十三大概括提出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实际上从基本路线的高度指出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同时,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又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入生机活力。1992年初南方谈话期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17]1993年,邓小平在和弟弟邓垦对话时还强调“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可见,改革方向不能偏不能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此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此也是一以贯之地坚持。

关于改革开放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19]很显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的方向,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合作潮流浩浩荡荡。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表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可以说40多年前,中国牢牢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起来。后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建立股票市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混合所有制实现形式、保护财产权等,都是党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大潮、世界发展大势。

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继续顺应世界大势、时代大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在世界秩序进入新一轮深度调整期,西方大国动辄“退群”、掀起逆全球化潮流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呼吁摒弃零和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得到不少国家认同。全球化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20]。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坚持顾大局、看大势、摸规律,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沿着历史前进的逻辑前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

改革说到底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领导人从邓小平到习近平,都特别强调改革开放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1]。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党的政策好坏、能否实行的重要标准。这一执政理念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邓小平后来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曾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老百姓就不会支持我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过程中应时刻考虑群众利益。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22]他还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也就是说,改革向什么方向改、改什么、不改什么、如何改,都要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又鲜明提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这些重要论述都鲜明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改革的根本立场。

五、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尚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要求共产党员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23]。邓小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指挥部建立了,军令状立下了,改革决策部署了,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各地区都要落实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25]。为抓好改革落实,党中央要求党政“一把手”带头抓改革,加大了改革组织力度建设,实行改革决策落实督察机制,并启动责任追究,切实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的落实。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决策能否落到实处,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至关重要,尤其作为“一线总指挥”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更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党委书记要做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在地方上,党委书记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所处位置最重要。针对改革决策落实问题,在2015年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党委(党组)都要强化责任担当。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亲自抓部署、抓方案、抓协调,又要亲自抓改革方案督办督察,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责任”[26]。这次会议还指出:“地方各级党委要着力抓好有关重要改革部署的具体落实,抓好调查研究、问题反馈、实践创新。在细化落实中央确定的重大改革措施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一环紧扣一环,一步紧跟一步,盯住干、马上办、改到位。要重点抓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顽疾,敢于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多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立场上谋划改革。”[27]

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扑下身子抓落实。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时强调,“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对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要结合本地实际实化细化,时时关心,时时跟踪,盯住不放,狠抓落实”[28]。2017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又明确要求党政负责人,“党中央关于改革的精神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要积极部署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要在研究改革思路上发挥主导作用,把住重要改革方案的质量关,把党中央要求和地方部门实际结合起来,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要把调研贯穿改革全过程,做到重要情况、矛盾问题、群众期盼心中有数,对改革举措成效如何,要刨根问底,掌握实情”[29]。

各级党政负责人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遇到的硬骨头越多。看准了的事情,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对一些重大改革,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深改领导小组作用,重要改革和重大事项要集体研究、集中部署,各方面改革工作要定期会商、及时通气。”[30]

落实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仅仅靠喊、靠说不行,必须有一整套的体制机制来保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建立改革决策落实机制,从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到省市县相应设立改革领导小组,从中央部门设立督查室到省市县设立相应机构,不断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的落实机制,努力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改革举措落实。

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部署全国性重大改革,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改革合力,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全面落实改革目标任务。[31]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样有利于加强领导,有利于超越部门利益,更好推进改革落实。中央明确要求,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推进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各级党委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强化领导责任。中央和国家机关、军队等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职责,深入研究推进本系统改革的方案、举措、步骤,积极稳妥推进本系统的改革工作。各省区市要成立相应领导机制,按照中央要求,抓好涉及本地区重大改革措施的组织实施。2014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对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进行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切实抓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有关单位要抓紧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间,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扎实落地”[3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面设有专项小组负责改革任务落实。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专项小组、中央改革办、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建好工作机制,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要抓统筹,既抓住重点也抓好面上,既抓好当前也抓好长远,处理好重大关系,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二要抓方案,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已经有了,要抓紧出台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方案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三要抓落实,三中全会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要有时间表,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多种形式督促检查,指导和帮助各地区各部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四要抓调研,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强调研,注重发挥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调研咨询作用。”[33]这一席话清楚交代了中央层面专项小组的任务,尤其是抓落实的任务。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在中央层面设立关于改革的领导小组,有力促进了改革举措的落实落地。

为把改革举措落实到位,中央加强了对全面深化改革这一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督察,强调建立督察体制。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督察职能,健全督察机制,更好发挥督察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排队督察,重点督促检查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要加强对各级干部推进改革情况的了解,加大改革实绩考核权重,形成鼓励改革、支持改革正确用人导向”[34]。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改革督察情况的报告》等。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35]。

有权就有责,失职要问责。督察和问责联系在一起,督察后发现改革决策落实不力的给予严格问责。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督察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通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上述举措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落实改革举措,党中央打出的一套推动落实的“组合拳”,有力促进了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的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稿第60条的标题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强调全党要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坚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查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36]这是关于抓好改革落实的最新部署,必须领会好落实好。

打铁必须自身硬。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也是长期的。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自身建设,坚持进行自我革命、增强自我净化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的本领和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并从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作出了部署。我们充分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一定会得到不断提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也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注释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315.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8-4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9.

[4][10][11][18][33]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53,3,3,14,149-150.

[5][17]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01,463.

[7][8][9][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6,368,370-371,3.

[1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9.

[13]习近平.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14]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1.

[15]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91.

[19]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0.

[20]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6.

[21]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1.

[22][3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6,174.

[2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2.

[2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688.

[2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强调 深入扎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 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N].人民日报,2016-02-24(01).

[26][2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强调 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察 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N].人民日报,2015-01-31(01).

[2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强调 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项目标 落实主体责任拧紧责任螺丝[N].人民日报,2016-01-12(01).

[29][30]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强调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N].人民日报,2017-02-07(01).

[32]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强调 巩固良好势头再接再厉乘势而上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N].人民日报,2014-12-31(01).

[34]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强调 改革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 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N].人民日报,2015-12-10(01).

[3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强调 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 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N].人民日报,2016-07-23(01).

[3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73.

网络编辑:陕西渭华干部学院